禅修(图片来源:凤凰网华人佛教)
许多慢性病,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,透过禅修,能令身心放松、平衡和促进健康。简单的禅修方法为:
(一)放松身心:采取自然舒适的坐姿,身体放松,双手垂下放大腿上,脚部平放地上。闭上眼睛,眼球不要用力,身体靠往椅背。让脸部肌肉放松,然后,慢慢往下移,放松肩膀、双手、大腿,最后是小腹,以至身体全部放松。心中不存任何念头,轻轻注意呼吸,但不刻意控制呼吸,只是享受这种很舒畅的感觉。
(二)统一身心:当身体的感觉不再构成内心的负担,只是知道身体的存在,但不在乎身体所引起的反应;对于周围环境感到很亲切、和谐,如同与整个宇宙合而为一。这时候,自我中心仍然存在,唯有进一步放下身心,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。
(三)放下身心:放下并非放弃,身体、念头依然存在,正常运作,只是不再执着自我中心。这是从修行的经验上,逐步渐修而进入的无我境界,与观念上的无我不大相同。现代人往往追求速成效果,希望能从知识及观念上的认知,达到顿悟、开悟。
其实,在观念上认识“无我”,只能有助于经验上实证“无我”,但无法代替修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。因此如果要实证佛法,必得要经过修行,否则,仅是纸上谈兵,不切实际。
正确的修行态度与观念应该是重视内心的自在,但是,现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,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,还是着迷于神通本领。
曾经有一位僧人,希望到西方国家弘法,他的师父劝告他要先修行神通力以便接引信众,弘法较为方便。于是,他夜以继日努力,终于练就了一种“神通”本领,可以帮人把遗失的物件寻回,原意是以此作为弘法方便的工具,不料很多人纷纷慕名而至,目的只是为了从他施展的神通当中获得个人的好处,而非为了听闻佛法,这就是本末倒置了。
法界行走 本焕老和尚双足珍藏法印

什么叫做菩萨戒?
佛教的日常修持有哪些
如何诵经
从三国猛将到伽蓝菩萨 一代武圣关羽皈依佛
常说的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
什么是僧腊?
受了五戒是否必须食素?
如何消除我执、贪欲和妄想
06-10~16 初发心菩萨绕清凉——五台
2014-1-30法鼓寺:除夕撞钟暨祈福新
06-15~09-15 江苏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
06-01~15 山西五台山“品味五台真智
水陆-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寺隆重启建首
景谷地震中损毁的迁糯古寺修缮基本完
开光—浙江长兴县横玉山寺举行古寺佛
宁大迎来慈氏图书馆 王联章教授获聘
光泉法师谈国内首个佛教艺术学院办学
少女行善被杀昭示什么
顾骏:寺观和红尘的距离不能逾越
假僧美女视频点击过百万 佛教为何屡
开封市佛协在大相国寺举行
台湾慈济牵手湖南慈善团体向宁乡困难
湖南浏阳民宗局以实际行动关爱自闭症
慈善济世 500岁古庙新会大圣寺将设佛